要致富,先修路,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。同样,服务器要想发展好,交通设施必不可少。今天就从基地的传送门开始参观。
这座巨剑传送门是我们的带建筑师的得意之作,算是他这几年来建的那么多建筑里面,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工的建筑了2333。当然我这个监工也功不可没,毕竟如果不是我强烈要求直接复制别人的设计的话,还不知道带建筑师又要留下什么样的烂尾工程。
传送门除了本体以外,旁边还安放了两个气球,这个就是我的杰作了。你们好奇门口的两个气球为什么不打人吗?因为啊……

结构就是这么简单。
说是这么说,但是要实现起来还是有些麻烦的,准备步骤不少。而另一件讨厌的事情是,恶魂被封印后,只会固定的面朝南,没有办法让它面朝开门的方向,就很sad……
传送门的另一侧,则是我的另一个大建筑。
下界的交通枢纽,经过多轮建设,最终完成了这座宏伟的车站。车站的外观仿照了欧洲教堂的建筑风格,但是受限于体积,没有做出气势恢宏的尖顶,只是尽可能的体现出那种纵向拉长的特征。不同于现实中常用的灰白色调,车站的外观采用了深色调进行配色,从而更贴近下界的设定,只是这么看来,这个设计颇有些异端的味道,尤其是车站钟楼的位置设置的邪神之眼,看起来更加有味道了23333
从车站的正门进入,就能发现里面的画风和外面完全不一样。车站内部的装饰则是明亮风格,与外部阴森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从而在进门之后产生强烈的安全感。而车站内部是半开放的设计,两侧是开放的廊柱,将内外若有若无地分隔开来。内部的廊柱是亮色的海晶石,外部则是红色下界砖墙,两者的明暗对比,再加上视角变化产生的空间交错,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。大厅的后方分别是两个半层,上半层是交通枢纽的启动站台,而下半层通往传送门。
我们服务器这一周目的下界交通方案选择了轨道交通。尽管采用冰道交通会更快一点,但是建设冰道需要的基础设施就很庞杂了,对于生存初期的我们而言,采用轨道交通无疑是一种建设成本更低的选择。而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,交通网也跟着扩大,最后也就放弃了改建冰道的想法了。
站在交通枢纽的启动站台上,能看到四个方向的启动指示标。按下对应的按钮,就会自动放置一辆矿车,在数秒的延时后自动启动,将玩家运往对应的方向。指示标下方的讲台上放置的书,指示了该方向已有的设施,方便查找交通路线。
除了查看地图书,另一个更直接的选择是看向背面的大地图。在入口的上方,是一块大屏幕,上面绘制了服务器里现有设施的交通布局,所有位置都按照真实位置设置,从而方便确定路线,以及估算交通用时。
启动站台的电路设计也颇费了一番功夫。虽然出发线路只有三个岔道口,但要实现的功能可不少。首先,当任意方向的按钮被按下后,道路要快速完成切换,在切换后还要保持,从而在按钮的信号结束后依然保持原有的布局。按钮按下后需要立刻弹出一辆矿车,却又需要在一定的延迟之后再启动,从而给玩家一个上车的时间,而这个延迟也需要直观地显示出来,从而提醒玩家抓紧时间上车。
通往南方的出发线路,会从双层廊柱的中间穿过。事实上,双层廊柱的设计,就是为了利用交通线所产生的空间。道路尽头的柱状空间里,出站与进站线路在此交汇,而出站线路的尽头设置了空车检测,玩家乘坐的矿车会往前进,从而出站,空车则会返回。这个设计同样设置在了另外三向线路的交汇处,只是那里的交汇处被设计成了瞭望塔。所有返回的矿车在大厅汇成一路后,撞击仙人掌从而回收。
往下半层走,就是通往基地的传送门了。事实上通常的行走方向是从这里往外走233333。下界部分的传送门是跟主世界配套的,只不过是我后来建的(因为当初建主世界的门的时候,下界的交通枢纽还是一片荒芜2333)。传送门大厅有4个出入口,前面通往车站大厅,后面一条小路通往后门,两侧的通道通往下部。
这一座下界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了,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外观与功能相统一,就仿佛是赋予了这座建筑以生命一样,不再是静态的雕塑,而是与玩家产生紧密互动的设施,因而持久得散发出魅力,让人流连忘返。
除了车站,轨道交通还有些必不可少的外部设施,包括四向交通站,双向中继站和终点站。四向交通站允许玩家从任意一个方向进入,并从任意一个方向出站(包括原路返回),这个设计是我原创的,并且在之前就已经发布到B站了。双向中继站则是用于那些紧靠着道路的设施的,需要到此设施,就直接下车,要继续前进,就点击按钮继续。终点站会将矿车自动回收进发射器里,方便玩家重新启程回家。
尽管轨道交通相对于鞘翅和冰道来说是一种非常慢的交通方式了,但有时换一种玩法却能带来别样的乐趣,产生不一样的游戏体验,这对于建设了多少周目的老玩家来说就相当难得了。有时没事的时候,我就喜欢坐上矿车,行驶在轨道上,悠然地看着周围环境在身边走过,就仿佛是在真实地乘坐火车,一站接着一站,前进。
(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)
一个回复
我只能说:确实很方便!!
对我这种很久才回服的老鸽子来说,找路真是太方便了!
不的不佩服一路,也太肝了吧~~